一、碩士點簡介
安徽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專業于1998 年在安徽省率先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被評為安徽省級重點扶持學科,2008年被評為安徽省B 類省級重點學科,本學科點依托的本科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02 年被批準為安徽省教改示范專業,2007年被教育部批準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國際貿易學教學團隊2008年被評為安徽省級教學團隊。本學科目前已經集中了一批優秀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形成了一支職稱結構高、學歷結構優良、年齡結構合理,老中青結合,以中青年為主體的學術團隊,有教授8人,副教授4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14人,在讀博士8人。學術團隊中有一些成果突出、科研實力強的學術帶頭人,其相關研究成果不僅在安徽處于領先地位,而且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
本專業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為基礎,將現代國際經濟學相關理論、經濟學研究方法和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實踐相結合,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發展和完善,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適應開放經濟環境和國際競爭需要的高層次、具有全球視野的國際貿易專門人才。學生應具備扎實的現代經濟理論基礎,系統掌握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專業知識,能夠運用經濟學方法和先進的分析手段,獨立研究國際貿易與國際經濟合作領域的問題,至少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較強的中英文溝通能力,能從事政府外經貿管理、跨國公司經營管理、金融機構國際業務、大型企業國際商務、進出口業務等專門工作。本專業下設四個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中國對外貿易研究、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管理、國際服務貿易。
二、學科優勢
經過國際貿易學科全體師生多年的共同努力,在積極、嚴謹、開放、包容、有序的氛圍中,本學科已經發展成為特色鮮明的優勢學科,影響力日益提高。
(一)學科方向定位準確,成果特色鮮明。根據國際貿易學專業橫跨宏觀和微觀的特點,設置了“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中國對外貿易研究、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管理、國際服務貿易”四個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方向主要研究經典貿易理論及其最新發展、規模經濟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以及新新貿易理論,世界各國的貿易戰略和貿易政策,以及應用國際貿易理論分析中國對外開放實踐中的相關問題。中國對外貿易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貿易與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戰略及其相關政策、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安徽對外貿易研究、中國自貿區建設、一帶一路問題等內容。依托于“國際貿易與創新驅動型經濟增長”學科特區,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管理方向主要研究國際投資理論、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中國對外投資研究、中國跨國公司的成長與培育、企業與產業國際競爭力等內容,可以讓同學們全面系統地掌握有關外貿企業經營管理的專業知識。國際服務貿易的重要性隨著各國的經濟發展重心不斷向第三產業轉移而日益提高,外包等新的貿易形式也在深刻改變著世界經濟的面貌,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方向有助于同學們把握國際貿易實踐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圍繞這四個研究方向,本學科在貿易商品技術結構、技術創新與經濟增長轉型、生產性服務業、安徽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等重大問題上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人才培養定位準確,質量不斷提升。針對安徽財經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定位和國際貿易學科的發展實際,我們始終把應用型、國際化高層次專門人才作為我們的培養目標,在注重學生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的同時,在專業知識的培養方面,始終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國內與國際的結合,開設了《中國對外貿易研究》、《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等理論性課程,《國際企業管理》、《國際貿易操作實驗》等應用性課程,和《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英文)、《跨期貿易研究》(英文)等雙語課程,并且盡量選用國際上通行的研究生教材,以提高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平。通過舉辦學術講座、課程論文寫作、參與社會調研等多種形式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并引導同學們樹立全方位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不斷提升,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2015屆12名畢業生中,6名同學在金融機構就業,4名同學在大型貿易公司就業,2名同學在高校和研究機構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