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天拖著行李,第一次一個人遠行。坐著128到了西門,頂著烈日走到報到的帳篷處,慌亂地把通知書拿出來,學長學姐都笑著,充滿期待地看著我們。九月的安財滿是桂花香,甜得都有點齁嗓子,那是對于安財的初印象。
“我的大學生活就這樣開始了!”第一次坐到階梯教室上課,第一次經歷課堂點名,第一次參與部門面試,第一次選課,第一次參與學科競賽……大一就在諸多第一次中兵荒馬亂地度過了。
大二的到來顯得很突然。除了更多的課業,留部的選擇也讓我的時間壓縮得很緊,這時候的我像是陀螺,轉個不停,但是卻十分充實。巨大的壓力讓我覺得事情好像永遠在做,但是又好像始終處理不完,但是我能從中獲得快樂,之于我而言,就足夠了。
參與競選,選擇留任,很多人問我為什么,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熱愛,或許是因為不舍。對于之前那種充實生活的不舍,對于我所熱愛的事業的不舍。大三的時間好像沒有那么長,因為疫情偷走的那半年,卻讓我有了不同以往的大學體驗。
大四的到來順理成章,突然成了學校里最老的一屆,看著自己的學弟學妹們,有了大一那時候的感覺,只不過身份在變,身邊的人也在變。當天氣越來越熱,離別的氣息也越來越濃,走在路上,都是新鮮的充滿期待的面孔,想想自己大一的時候好像也是那樣,眼里有光,時刻期待著什么。
回頭去看四年的大學生活,會發現一直在面臨不同的選擇,也許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也會有不一樣的多彩的大學生活,但是我始終覺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很多人說,沒有掛過科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實在是無法茍同,掛科的大學生活可能才是不完整的,因為你會錯過很多。掛科并不是值得炫耀的標簽,反而應該成為前進的動力。學生,本職工作還是在于學習,學習始終是首要的;當然也要借助大學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的環境,去發展自己的綜合素質,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能夠收獲很多的經驗,更多的是會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當然也要花點時間去參與學科競賽,感受不一樣的思想碰撞,不同于課本的實地實踐;去參與社會實踐,去參與志愿活動,大學生活遠不止我們所看到的這樣,我們所學到的東西也遠不止課本上的那些。但是無論做什么,都要有責任心,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更要有上進心,不求上進的大學生活只會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過著五六十歲的生活,不覺得無趣嗎?希望不管多少年以后,當你回想起自己的大學生活,能夠有讓自己會心一笑的那個記憶片段。
其實站在大四的角度,會發現每個年級會有不一樣的壓力和動力,就好似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好像能夠簡單地把大學生活和自己的人生做那么一個不恰當的比較,從開始,到結束,有過歡笑,也有過淚水,有過苦悶,也有過感動,回首自己的大學生活,我覺得,值得!
白晝越來越長,距離我們離開的日子卻越來越近。真的不舍嗎?好像也沒有,因為將要奔赴遠方,有自己新的生活,又是充滿著期待與憧憬;真的不舍嗎?真的不舍啊,不想離開我的宿舍,不想離開球場,不想離開學校的廣播,不想離開藝術樓報告廳的舞臺,還有那些可愛的老師與同學的面孔。也許畢業之前,我會花點時間,去校園的每個角落,看看自己留下的影子,就好像,我未曾離開……
(撰稿:17國貿7班 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