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瞬,仿佛昨天才踏入校門,今天就快要跨出校門了。我在安財度過了人生風華正茂的四年,我還是我卻又不是我了,大學好像什么都沒發生但又什么都發生了,我盡量用我笨拙的文筆寫出我心中的所思所念。
四年來我很感謝一位老師——廖信林老師,他教授我大二時的宏觀經濟學。大二可以自由選課,我為了擠出時間去做點有意思的事情,在效用最大化的緣故下我改了課表選擇了廖的課。老頭子說課非常隨意,總是跟我們說一些財經新聞和身邊的事情,經常一堂課沒說什么書本內容,但是八卦極多,改觀了我一貫的觀點“經濟教授盡說些聽不懂的人話”。所以 我還算比較認真地聽他講課,甚至有時候把他說的一些觀點記下來,不懂的從網上查。即使他說的有意思我也時常曠課,因為我確實有點忙,一方面在自學PR,另一方面一直在參加學校的比賽憧憬著省賽國賽。最后一個月臨近期末,我自然每節課都去,不掛科一直是我的底線。我特別清楚,有一次他走到最后一排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小伙子經常逃課吧,不是我們經濟學院的,叫什么名字?”“嗯…張劍輝,國貿院的”“好好寫一下習題,期末好好干,你考好了我給你的平時分少不了的。挺聰明的一個小孩”那一瞬間我真的很恍惚,記得初中物理老師有一次在辦公室中對我非常嚴肅地說“你可得好好學習啊,不然浪費了你的聰明”而我僅僅是有一次在課堂上回答了他一個啟發思維的問題。從回憶拉回到現實中,我啃完習題期末考了八十多分,我很滿足,其實更讓我滿足的是我開始學著老師從經濟的角度分析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晌覜]想到廖老頭竟然在微信中跟我說“小伙子考得還不錯嘛”,真的讓我一瞬間紅了臉。我想這就是老師吧,我唯一的露臉是講了一個自己分析的“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PPT而已,而他自然會關注到每個學生,影響并鼓舞著每一個后輩。后來又選了他的課,老頭子對于我的逃課也司空見慣,我甚至很過分地跟老師說“老師半夜斷網,您校園網不會斷借我用一下吧,我查東西方便?!崩项^子直接把賬號密碼發給了我,而這一用就是三年……現在想想都覺得自己恬不知恥。
進入大學,互聯網新媒體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自己就從網上學習一星半點一知半解的網絡技術。我很慶幸自己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輔導員——王驥卓老師。老師介紹我去安財信科學習,我在那度過了大二的大部分時間,跟著信科老師學習了網頁編寫,ps,方才真正懂得了新媒體技術的優勢,也正確全面地認識了自己對于互聯網的一腔熱血,所以大三我選擇了考研國貿,當然這就是后話了。但是輔導員當時對于我的幫助很關鍵,讓我從羊腸小道走上了康莊大道,否則我應該是在宿舍天天抓耳撓腮地學習然后“沾沾自喜洋洋自得”,這是高中老師對我的評價。讓輔導員對我印象深刻的應該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是因為這件事情她很希望我寫這篇征文。在疫情期間我向武漢同濟醫院捐款了1000元,她對于我這一舉動非常贊賞,而對于我自己而言卻不是這樣,榮我解釋一二。我記得考研初,我需要買很多書而爸媽給的生活費其實是不夠的,所以我申請了貧困生的獎學金以解決那一陣的短缺。后來卡上多了2000自己并不需要的錢的時候,我就很想很想捐出去。我這個人心很小,為這個事情我一晚上沒睡著,我很惶恐,國家有難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而我還偏偏用著國家的錢,中國人自古都是“位卑未敢忘憂國”,我輩讀書人更應當如此。倘若我還能心安理得用著這錢,真是萬萬不可的事情。我記得08年汶川地震時小學都組織全校捐款,大學我想著理所應當有集體捐款。因此我詢問了輔導員捐款事宜,結果發現并不是這樣,我只能自己去找捐款途徑。而我在那個時候還在考研,信息很閉塞,沒辦法只能經常去煩輔導員,她幫我找了很多途徑,可是網上的信息真真假假,電話根本打不通,我一時間也很沮喪很心累。后來我想到了小時候治療眼睛的武漢同濟醫院,所以在老師協同下從醫院官網上找到了捐款渠道。我仍然記得很清楚,我打了三次電話,發了兩次信息終于得到了回電“請你先捐款,我們這邊很忙,錢直接打到賬戶上,備注寫電話就行”極其的冷漠極其的富有效率,讓我質疑它的真實性。為了保險起見,我第一次捐了100元,等了三天醫院官方終于打電話確認捐款的時候,我借機問了一下疫情情況,得到的回復是“醫院暫時一切物資還算充裕,但不能保證如果疫情再次爆發是否充足,但是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我再次捐了900元,合計1000。我并沒有捐了剩下的1000,因為我想等下次危急時刻再捐出去。這是我的心性,我不喜歡錦上添花,我想盡可能做到雪中送炭,可能是虛榮心吧。后來疫情控制,考研初試結束,我用這1000元報了書法班學習隸書,我自認沒有浪費國家的錢,這是題外話了。整個捐款歷時18天,我很記得這個時間,因為那段時間我學習效率很低,每天都是在找信息或焦急地等回電。整整煩擾了輔導員近半個月,真的很過意不去,明明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卻麻煩了別人。所以輔導員的贊賞我真的難以接受,明明是我耽誤了她很多時間,我很感謝她。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我認為貧困生助學獎金是財富的再分配,國難當頭,財富的再分配應該更多地傾向受難者,我覺得這件事情不僅僅要依靠政府去統籌全局,每一個社會人更要不約而同地去做。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我很感謝在大學能夠遇見這樣兩位老師,能夠包容我年少不自知,能夠幫助我初生牛犢不怕虎。昨日種種,皆成今我,我今后會努力做到兩位老師那樣,大象無形,大音希然。
(撰稿:17國貿2班 張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