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代碼:0201
所屬學科:經濟學
二級學科: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經濟
思想史
所屬學院:經濟學院、best365官網登錄入口、安徽經濟發展研究院
一、培養目標
本學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勝任本學科的理論教學、科學研究以及從事服務國家需要和經濟發展的相關應用部門的實際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疽笫牵?/span>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團隊協作精神。
2.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基礎,掌握比較系統的經濟學基礎理論和本學科專業知識,具有較寬知識面。
3.能熟練運用現代經濟學分析方法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教學與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備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能夠熟練研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以及應用外語開展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基本能力。
5.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質,具有公益意識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二、學制及在校年限
基本學制3年,在校年限最長不超過5年。研究生在校學習的前四個學期為課程學習時間,第五、六學期為教學實踐、社會調研、論文撰寫與答辯時間。第三學期期末開展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的研究生,并預期能夠滿足申請學位的全部條件,可進入開題和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申請三年畢業。符合學校有關提前畢業條件者,在完成培養計劃要求的前提下,可適當縮短培養年限,提前一年畢業。
不能按時答辯者,可申請保留答辯和學位申請資格并辦理相關手續,但應在五年內完成學業,具體按《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校政字〔2015〕41號)執行。
三、研究方向
本學科是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現代經濟學理論為指導,系統運用經濟學知識和分析方法,闡述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經濟運行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分析當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并為應用經濟學提供基礎理論支撐。每個研究方向應有相對穩定的研究領域,有學術帶頭人和結構較為合理的學術梯隊,有較好的科研基礎和相關的科研成果,能開設本研究方向的相關課程,有充足研究經費和相應的物質條件保障。
本學科下設五個研究方向:
1.政治經濟學。本研究方向主要以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為指導,借鑒外國經濟學說的積極成果,運用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和工具,系統研究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濟增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實踐,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的理論和政策。
2.西方經濟學。本研究方向主要運用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和工具,結合現代經濟學前沿理論,對中國經濟體制轉型的邏輯和規律以及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新發展格局下的經濟增長與體制改革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并對體制轉型中重大的現實問題進行系統研究。
3.世界經濟。本研究方向主要運用現代經濟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分析當代世界經濟基本格局及其演變趨勢,深入研究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等領域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探討“逆全球化”趨勢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建設路徑。
4.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本研究方向主要以可持續經濟理論為基礎,研究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發展的綜合平衡理論,深入研究可持續發展與資源利用,揭示經濟發展與環境承載力的問題本質,深入研究生態產品價值機理及實現途徑,揭示綠水青山實現金山銀山的本質規律,深入研究高值化循環經濟理論研究,創新集成精煉農業及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議程研究及落實等領域。
5.經濟思想史。本研究方向主要將傳統實證主義研究方法與現代經濟學理論有機結合,通過理論與研究方法的不斷創新,深入探討制度變遷動因、意義、模型、歷程以及制度創新與經濟結構調整、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的互動關系等,進一步拓展經濟政策設計、應用與評價的研究。
四、培養方式
碩士生的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論文研究工作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論文研究工作,系統掌握所在學科領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碩士生的培養采取導師組指導下的導師負責制。
1.碩士研究生入學后一個月內在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內進行師生雙向選擇,確定導師,并在導師的指導下制定個人培養計劃,經所在一級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批準后,報送研究生處備案。
2.以導師組集體培養下的導師個人負責為基本原則,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發揮學術團隊作用的培養機制。
3.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根據課程特點靈活采用啟發式、研討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加強研究生的創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4.采取系統的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講授與討論、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課內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對研究生進行培養。
5.提倡和鼓勵研究生在學期間申請各種科研基金、參加導師的科研課題與各種學術活動。
6.嚴格實施中期考核、開題報告、預答辯、匿名外審、正式答辯的培養過程管理。通過中期考核的研究生方可進入開題報告環節,完成學位論文后經導師同意提交預答辯申請,申請批準后參加預答辯,通過預答辯的論文方可進入匿名外審環節,匿名評審合格的論文才能進入正式答辯環節。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見附表1)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課程分為學位課(公共學位課、專業學位課)、非學位課(專業選修課、公共選修課),其中公共學位課包括政治和外語類課程。
總學分不超過43學分,其中課程學分不超過30學分,非學位課每門課不得超過1學分,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1學分,學科競賽2學分,學術活動1學分,實踐活動1學分,畢業論文8學分。課程學分的計算方法為每學期課內16-18學時為1學分。課程教學原則上不超過四個學期,畢業論文寫作不少于兩個學期。
1.公共學位課(7學分)。第一學期開設,包括研究生英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自然辯證法概論或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2.專業學位課(14學分)。第一、二學期開設,包括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與中級計量經濟學等,其開設體現碩士研究生在學科基礎理論方面應具備的深度和水準。
3.專業選修課(6學分)。第三、四學期開設,由本學科導師共同承擔。其開設主要體現理論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在本學科范圍內應掌握的理論基礎知識和經濟學的綜合分析能力。
4.公共選修課(3學分)。由研究生處根據需要在第二、三學期統一開設。
附表1: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模板(2021版)
組別 | 各組學分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課程屬性 | 考試方式 | 備注 | |
A學位公共課 | 7學分 | 035A21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
035A2102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 18 | 1 | 3 | 必修 | 考試 |
| |||
037A2101 | 英語高級聽說(外教) | 18 | 1 | 1 | 必修 | 考試 |
| |||
035A2103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8 | 1 | 2 | 必修 | 考試 | 從2門課中選修1學分 | |||
035A2104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8 | 1 | 2 | 必修 | 考試 | ||||
037A2102 | 學術交流英語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從4門課中選修1學分 | |||
037A2103 | 學術英語閱讀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037A2104 | 學術英語寫作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037A2105 | 商務英語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H專業學位課 | 政治經濟學 | 14學分 | 039H2101 | 中級計量經濟學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02 | 中級微觀經濟學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03 | 中級宏觀經濟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2 | 政治經濟學前沿問題研究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3 | 《資本論》專題研究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4 | 新制度經濟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5 | 經濟學研究方法專題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經濟思想史 | 14學分 | 039H2101 | 中級計量經濟學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
027H2102 | 中級微觀經濟學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03 | 中級宏觀經濟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4 | 新制度經濟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5 | 經濟學研究方法專題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8 | 經濟思想史專題研究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9 | 轉型經濟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西方經濟學 | 14學分 | 039H2101 | 中級計量經濟學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
027H2102 | 中級微觀經濟學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03 | 中級宏觀經濟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4 | 新制度經濟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5 | 經濟學研究方法專題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6 | 現代西方經濟學流派及其發展2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17 | 西方經濟學前沿問題研究專題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世界經濟 | 14學分 | 039H2101 | 中級計量經濟學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
027H2102 | 中級微觀經濟學 | 36 | 2 | 1 | 必修 | 考試 | ||||
027H2103 | 中級宏觀經濟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9H2111 | 中級國際貿易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9H2112 | 開放宏觀經濟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9H2113 | 中級國際投資學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029H2114 | 國際金融與國際貿易專題研究 | 36 | 2 | 2 | 必修 | 考試 | ||||
E方向選修課 | 按照二級學科方向選修 | 3學分 | 045E2101 | 生態文明高值化問題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按照二級學科方向選修3學分 |
045E2102 | 生態承載力經濟研究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45E2103 | 生態補償專題研究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27E2119 |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27E2120 | 中國經濟問題研究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27E2121 | 發展經濟學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27E2122 | 中國經濟轉型問題研究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27E2123 |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27E2124 | 中國經濟改革思想研究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27E2125 | 現代西方經濟學流派及其發展1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29E2119 | 世界經濟專題研究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29E2120 | 跨國公司與中國企業國際化專題研究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029E2121 | 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專題研究 | 18 | 1 | 3 | 選修 | 考查 | ||||
D專業選修課 | 3學分 | 029D2901 | 世界經濟經典文獻選讀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從15門課中選修3學分 | |
029D2902 | 美國經濟專題研究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29D2903 | 歐洲、日本經濟專題研究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29D2904 |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29D2905 |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關系專題研究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27D2103 | 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27D2104 | 當代資本主義研究專題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27D2105 | 產業組織理論與政策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27D2106 | 計量經濟分析與Stata應用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27D2107 | 空間經濟學1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45D2101 | 高值化循環經濟研究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45D2102 | 綠色可持續發展研究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45D2103 | 生物多樣性經濟學研究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45D2104 | 生物質精煉價值研究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045D2105 | 可持續發展創新區研究 | 18 | 1 | 4 | 選修 | 考查 | ||||
公共選修課 | “四史”學習教育(必修四選一) | 3學分 | “四史”學習教育(必修四選一) | 18 | 1 | 3 |
|
| 適用于2021級所有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 |
現代信息技術及應用類 | 現代信息技術及應用類 | 18 | 1 | 3 |
|
| ||||
體育、美育和藝術類 | 體育、美育和藝術類 | 18 | 1 | 3 |
|
| ||||
國情、省情、法學教育類 | 國情、省情、法學教育類 | 18 | 1 | 3 |
|
| ||||
知識拓展類 | 知識拓展類 | 18 | 1 | 3 |
|
| ||||
必修環節 | 文獻綜述 | 1學分 |
|
|
|
|
|
|
| 1學分 |
學科競賽 | 2學分 |
|
|
|
|
|
|
| 2學分 | |
學術活動 | 1學分 |
|
|
|
|
|
|
| 1學分 | |
實踐活動 | 1學分 |
|
|
|
|
|
|
| 1學分 | |
畢業論文 | 畢業論文 | 8學分 |
|
|
|
|
|
|
| 8學分 |
總學分 | ≤43學分 |
|
|
|
|
|
|
| ≤43學分 |
六、學科競賽
為了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可以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并取得相應學分。參照《安徽省大學生學科和技能競賽部分A、B類項目列表》和《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學科競賽管理辦法》(校政字〔2020〕62號),碩士研究生參加A、B、C類國家級和省級賽事獲獎可取得2學分;碩士研究生參加A、B、C類校級賽事獲得銀獎、二等獎及以上獎項可取得2學分;碩士研究生參加A、B、C類校級賽事獲得銀獎、二等獎以下獎項可取得1學分;未獲得獎項的不能取得學科競賽學分。研究生畢業前將獲獎證書或其他證明文件提交培養單位審核,研究生院復核。
學科競賽學分替代。研究生在校期間以第一作者,或者導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安徽財經大學”或“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發表在校定CSSCI或CSCD級期刊以上(參照安徽財經大學學術期刊分類目錄(2019版))的論文或作品,可替代學科競賽2學分。研究生參加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校級及以上學術論壇或學會主辦的學術論壇(必須有省級以上政府行政部門或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作為協辦單位),且提交的學術論文或作品獲得三等獎及以上獎項,可替代學科競賽2學分。研究生畢業前將期刊、獎狀、成果等材料提交培養單位審核,研究生院復核。
七、學術活動與實踐活動
1.學術活動
為了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意識,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要求研究生應積極參加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各類學術活動,包括參加學術報告會、學術論壇、前沿講座以及各種專題研討會等。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是研究生培養的必修環節,具體按《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規定(修訂)》(校研字[2017]53號)和各培養單位的具體規定執行。
2.社會責任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
同時,為了提高研究生社會實踐能力,增強研究生的社會責任感,要求研究生開展社會責任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參加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義務勞動、社區服務、文化宣傳等社會責任教育活動和參加學科實習、校內三助崗位工作、實地調研等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是研究生培養的必修環節,具體要求參照《安徽財經大學研究生實踐活動管理規定》(校研字[2015]27號)和各培養單位的具體規定執行。
八、學位論文與答辯
(一)學位論文撰寫及答辯
學位論文與答辯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培養研究生從事科研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徑,具體要求參照《安徽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管理辦法》執行。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學位論文。學位論文應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達到培養目標所規定的各項要求。
研究生在學期間發表學術論文的要求,參照《安徽財經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修訂)》文件執行。鼓勵學院對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提出更高要求。
1.論文選題與開題
論文選題要符合其研究方向,緊貼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研究生的選題應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經導師審核同意后,研究生就論文選題的有關內容向導師組作開題報告。
2.論文撰寫
碩士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本人獨立完成,嚴格遵守學術道德規范。論文撰寫必須符合《安徽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規范》(校研字〔2014〕18號)規定的標準。
3.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應由3至7人組成,其中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校外知名專家。根據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所提問題及研究生回答情況,答辯委員會成員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就是否通過學位論文和建議授予碩士學位等作出決議。論文獲全體答辯委員會成員三分之二以上贊成票,并經培養單位教授委員會表決同意,方能提交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定。
九、學位申請與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培養環節和學分,符合《安徽財經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修訂)》要求,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的,經本人申請,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后授予碩士學位。
學位論文答辯未通過的,經答辯委員會同意,可在一年內進行修改,重新申請答辯。重新答辯仍未通過的,由學校發給結業證書。
十、研究生閱讀書目
安徽財經大學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閱讀書目。見附表2。
十一、其他
1.本培養方案由研究生處和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解釋。
2.本培養方案從2021級研究生開始執行。
附表2: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閱讀書目
書目名稱 | 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 | 必讀或 選讀 | 備注 |
資本論 | 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4年 | 必讀 |
|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 凱恩斯,商務印書館,1999年 | 必讀 |
|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 亞當?斯密,商務印書館,1979年 | 必讀 |
|
經濟學原理(上、下) | 馬歇爾,商務印書館,2000年 | 必讀 |
|
經濟史上的結構和變革 | D.諾思,商務印書館,1992年 | 必讀 |
|
宏觀經濟學 | 曼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 必讀 |
|
高級宏觀經濟學第四版 | 戴維?羅默,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4年 | 必讀 |
|
數理經濟學 | 高山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 必讀 |
|
計量經濟學導論 | 伍德里奇,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 必讀 |
|
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應用及實例 | 高鐵梅,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 必讀 |
|
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分析基礎 | 約翰·E·羅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 必讀 |
|
國際金融與開放宏觀經濟學:理論、歷史與政策 | 范登伯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 | 必讀 |
|
新結構經濟學 | 林毅夫,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 必讀 |
|
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 | 張小蒂、王煥祥,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 必讀 |
|
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八版) | 范里安,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 必讀 |
|
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 | 張維迎,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 必讀 |
|
國際經濟學:理論與政策 | 克魯格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 必讀 |
|
巨變:當代政治與經濟的起源 | 卡爾?波蘭尼,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 必讀 |
|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 | 道格拉斯·C·諾斯,格致出版社社,2014年 | 必讀 |
|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 鄧宏兵,科學出版社,2011年 | 必讀 |
|
發展經濟學 | 張培剛,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 選讀 |
|
博弈與信息 | 艾里克.拉斯繆森,北京大學出版社,三聯書店,2003年 | 選讀 |
|
比較制度分析 | 青木昌彥,上海遠東出版社,2004年 | 選讀 |
|
新制度經濟學(第2版) | 盧現祥,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 | 選讀 |
|
同意的計算——立憲民主的邏輯基礎 | 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 選讀 |
|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 亞當·斯密,商務印書館,1964年 | 選讀 |
|
集體選擇與社會福利 | 阿馬蒂亞·森,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4年 | 選讀 |
|
內生增長理論 | P.Aghion等,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 選讀 |
|
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 | 科斯,諾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 選讀 |
|
Environmental &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 8edition) | Tom T,Lynne L,New 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2012年 |
|
|
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 Geoffery.A.Jehle, Philip.J.Reny,Addison Wesley,2008年 | 選讀 |
|
Financial Theory and Corporate Policy | Thomas E.Copeland,,Addison-Wesley,1992年 | 選讀 |
|
Lectures on Macroeconomics | Olivier Jean Blanchard,Stanley Fischer,The MIT Press ,1989年 | 必讀 |
|
Freakonomics | Steven D. Levitt, Stephen J. Dubner,Harper Collins,2009年 | 選讀 |
|
Rationality and freedom | Amartya Sen,哈佛大學出版社,2004年 | 選讀 |
|
Public Choice | D.C.Mueller,Cambridge,2010年 | 選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