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術佳,女,2019級國際商務專業本科生,中共黨員。大學期間獲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家級一等獎、“正大杯”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國家級三等獎、“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國家級三等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獎項20余項,單項獎學金23項。曾獲 國家勵志獎學金、肯奇文化獎學金、校三好學生標兵、校級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現已保研至上海大學經濟學院應用經濟學專業。
以“?!睘楣?,在求學中探索方向培養興趣
剛入大學時,面對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的變化,周術佳陷入了迷茫困惑,面對不理想的成績,她不禁反思,下定決心不能虛度寶貴的大學四年。她開始轉變學習觀念,關注自己的學業,從課上不聽、課下不學的狀態轉變為課前認真預習、課上專心聽講、課后梳理重點的狀態。利用空閑時間去圖書館自習也漸漸成了她的一個習慣。最終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本科期間她的績點為4.49,曾連續三學期綜測成績專業第一。
為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周術佳同學也積極開展科研探索,她參與的2020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主持的2021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和2022年校級本科生科研創新基金項目均已如期結項,并公開發表論文3篇。“雖然過程痛苦,但卻收獲滿滿,慢慢來”,周術佳對自己的經歷如此評價道。
以“賽”為契,在創新中發展特長磨煉心性
競賽是每一位安財學子都會參與的“議題”,對于周術佳來說,每一次競賽都是難得的機會。她作為核心成員所參與的創業項目從“止步校賽”再到“省賽奪金”,經歷了近2年的時間。這期間與團隊成員們無數次的頭腦風暴、無數次的挑燈夜戰,不僅幫助她實現了專業知識能力的提升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更加深了彼此間的感情,比起隊友,她們更像是見證彼此成長的家人。
大學期間,周術佳先后獲得了第七屆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銀獎、第十屆“挑戰杯·華安證券”安徽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省級金獎、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省級一等獎、“正大杯”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國家級三等獎、“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國家級三等獎、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家級一等獎等獎項。身處大四回溯過往,參加競賽所帶來的獎項和榮譽似乎已不再重要,在此過程中能力的提升、心性的磨煉、思維的開拓才顯得更難能可貴。
以“踐”為進,在服務中鍛煉本領提升品位
除學習、科研、競賽外,周術佳亦投身到學生工作和社會實踐當中。效率高、能力強是大家對她的一致評價。大二期間,周術佳曾任院團委宣傳部設計推廣部部長一職,多次負責英文秀、小百花文藝匯演等大型活動的宣傳設計工作。當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認可時、當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演職人員名單上時,熬過的夜和改過的稿都化成了喜悅與自豪。
行之愈篤,知之愈明,實踐是青年學子服務社會的最好途徑。大學期間,周術佳廣泛參與社會實踐,調研主題涵蓋紅色文化、交通安全、環境保護、鄉村振興。其中2021年她所在的隊伍圍繞“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與傳承”開展實地調研,并最終獲評5項長三角地區表彰。
周術佳對自己大學前三年的總結是“一年的渾渾噩噩和兩年的功不唐捐”,在她看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每個人的上限在哪,值得去探索和挑戰。對于未來,她所期待的是:能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感受“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在理論聯系實踐中感悟濃厚的人文情懷,在不斷自省的過程中保持理性謙卑的態度。
( 撰稿:我院; 審核:劉夢媛)